
太极拳有一招式叫"揽雀尾",这是有一段故事的. 太极宗师有一次玩了个小游戏,将一只会飞的雀放在掌上,结果此雀欲飞却飞不了,大家都认为是此雀本身不能飞,结果太极宗师将手掌一抖动,小雀就飞走了. 这个游戏的原理就是,雀要飞,首先要借助脚的蹬力,再靠翅膀才能起飞,如果没有这一蹬之力,光靠翅膀是不行的.就在雀欲蹬时,手掌可感受到,太极宗师立即将手变成绵花一样的柔软,他们之间反复这一过程,雀能在柔软的树枝也能轻松的借力,但在这老头的手掌上怎么也借不到力,就无法起飞.但旁人看不出来,唯有老头与雀只道内情.
水也是活的,就象老头的手掌,当你要借力的时候,它就躲开了.只有长期的细腻体会,才能借到这活水的力.当我们看某个高手的录象,看到的只是他的动作,无法知道他与水发生了什么,就象外人在看太极宗师的僵硬手掌和一只傻雀一样. 如果你的水感已经到了一定境界,动作不可能差, 如果你的动作很漂亮,水感不行,动作也是一堆垃圾,就象太极拳"揽雀尾"这一姿式,你即便做得比太极宗师漂亮, 也没有任何意义.
大家都在水中玩过这样一个小游戏吧, 两手将水往外赶,水跟着手缓缓向外,突然翻腕,将向外跑的水往内赶,然后再外赶,内赶,反复重复.使水在两手的控制之中.
我的蛙泳就是这样游的:
两手外划, 手和手臂变成桨叶,水跟着桨叶缓缓往外后流动.肘尖逐渐高起,突然翻腕翻臂,将被外赶的水刮向内,并向胸前抱.向前伸手伸肘,被抱起的水通过伸臂向两臂外流走.这就是波蛙的标准划水过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