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 作者:青娥
-- 发布时间:2006-9-27 8:58:47
-- [转贴]七岁观众掌舵夺赛艇金牌
http://www.chinatimes.cc 华夏时报·华夏网 2006-9-19
临阵加盟 【法国男孩帮助荷兰人在双人单桨有舵手比赛中折桂,却没有留下名字,否则,他会是有史以来最年轻且最业余的奥运冠军。】 上周,一项能够让更多普通人享受到奥运乐趣的“奥运舵手选拔活动”开始启动,给正在一天天向我们走近的北京奥运会又添了一把火。 其实,早在一百多年前,奥运会上已经诞生过一名“平民奥运冠军”,而且是个只有7岁的小男孩。他随父亲在塞纳河边观看赛艇比赛,却因机缘巧合而临阵加入到比赛当中。 那是1900年8月26日,天气非常晴朗,横穿巴黎的塞纳河水也比平时显得清澈。法国小男孩菲力普(历史上没有留下正式的记录,我们姑且这样称呼这位“无名英雄”吧)看到远处有几条赛艇,每条艇上有3个人,其中俩人弓着腰奋力摇桨,不过,“第三个人没有划船!”菲力普对父亲说。 爸爸告诉他:“那个人是舵手,舵手不用划船,他为船掌舵。”“这很简单,如果让我来掌舵,我也会。”菲力普说道,7岁的他曾经多次为爸爸的小船掌舵。 菲力普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到最前边。他注意到,第二个到达终点的赛艇上的人看起来并不开心。不错,他们是荷兰人白兰特和克兰,是这个项目最有希望的获奖者,但在激烈的预赛中出人意料地落后了8秒钟。荷兰人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:那个舵手太胖了。 “找一个体重轻一点儿的人来掌舵吧。” “不可能,下午就要决赛了。” 两个荷兰人绝望地互相望着,就在这时,他们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说:“我很轻,我会掌舵。”于是,决赛时,由小菲力普掌舵的赛艇如离弦之箭奔向终点,白兰特和克兰最终以0.2秒的微弱优势摘得金牌。 1952年,法国人塞利斯和迈希尔获得冠军时,用了一个14岁的舵手马利瓦奥;1960年,德国的金牌得主纳拜尔和莱纳博格用的是13岁的舵手泽塔。 奥运传奇篇之观众 每隔4年,在世界上某一个城市里,连续16天,会有数百万人次——他们不受国家、种族、肤色、身份、民族、职业、信仰的限制——进入到各个赛场,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 他们就是奥运会的观众。 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由来已久。公元前几百年的古奥运会时期,历史上便留下过这样的记载:“所有这些形形色色、喧嚷吵闹、数也数不清的人群,使这伟大的城市充满了一片含糊的、乱纷纷的、但是快活的轰响。”还有人这样描绘古奥运会上观众的喜悦:“当夜幕降临,少女般美丽的月亮将柔和的月光撒向大地,到处歌声悠扬,人们兴高采烈,彻夜狂欢。” 奥运会就该是这样吧,像个大Party。观众同样是奥林匹克的参与者、欣赏者与传播者。观众为运动员的精彩表演鼓掌叫好,也为运动员的一时失误惋惜叹气。很难想象,如果没有那些纵情的观众,奥运赛场将是什么样子? 奥运会因看台上的观众而更加多姿多彩。
尽情 【奥运会的主角是赛场上的运动员,但有时观众也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。】 装扮成运动员跑上赛道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时,一位名叫萨德霍斯的观众坐在看台上,周围都是热切地等待着看马拉松运动员冲刺的观众。就在大家都入迷地观看比赛的时候,只见萨德霍斯: ——脱下上衣;——脱下衬衫;——脱下长裤,仅剩下背心短裤,穿得就像运动员一样,然后跳上跑道。 萨德霍斯假装成运动员,也真的像他们一样跑了起来。全场观众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,他在跑道上跑了一大段时,人们还在大声欢呼。当醒悟过来后,观众们才发出嘘声。最后,保安人员进来将萨德霍斯带走了,观众又欢呼起来。 动情 【有的观众会表现得更为激烈,做出更加欣喜若狂的举动,也许那是因为“特殊”的身份。】 父亲跳进泳池祝贺儿子 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时,发生了一桩有趣的风波。 那场比赛,法国选手热·布瓦特不负众望,经过奋力拼搏,率先到达终点,并以4分30秒7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,也为法国赢得了在那一届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。 布瓦特刚刚到达终点,突然,泳池另一边溅起很大的浪花,一名观众跳进泳池,他可没有脱掉衣服,而是全副武装——甚至还戴着他的法国贝雷帽呢!其他人来不及阻止他,他直接游向布瓦特,这名新科奥运冠军倒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,允许这名观众亲吻他的双颊,然后把他送出了泳池。 呵呵,不必奇怪——这名观众是热·布瓦特的父亲。当他看到儿子取得胜利后,他太激动了,竟直接跳到泳池里去表示祝贺。 不过,当时有些选手还未游到终点,于是有人提出抗议,指责布瓦特的父亲影响了比赛。后来由法国队领队出面交涉,经仲裁委员会裁决,认为布瓦特本人并未影响比赛,而他父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决定不取消布瓦特的冠军称号,父子俩这才松了口气。 多情 东道主盼金牌鼓错了掌 马克西·朗是美国大学生,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,他在男子400米决赛中第一个冲过终点,却得到东道主海潮般的掌声。原来,他身上穿的是蓝白相间的校队队服,正好与当地赛马俱乐部的旗帜颜色一样,加之法国队在田径比赛中还没拿到一项冠军,焦躁的观众便误把这个美国学生当成了自己人。 案情 俩逃犯看比赛入迷被抓 两名巴西排球迷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看台上忘我地看着比赛。现场还有很多电视记者,他们正忙着把比赛的热烈场面转播给世界各地的观众,包括巴西。 比赛暂停的时候,摄像镜头转向热闹的观众席……后来,那两名忘情的巴西球迷被警察抓走了!原来他们是逃犯,从巴西骗走了1000万英镑,而他们的脸恰好出现在比赛转播的镜头里,就这样被认了出来。 热情·礼仪 【2008年的北京,将成为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超级赛场和巨型看台。这里需要热情,更需要礼仪。】 看网球比赛 即使选手打得再精彩,也不能随意鼓掌喝彩,一定要等一个球死球之后再鼓掌或者喝彩,鼓掌的时间也要适可而止。在比赛过程中,观众不能任意走动。 看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,但观众出于善意的喊叫,有时反而容易分散运动员的精力,成了帮倒忙。运动员在比赛时,特别是在发球时,观众不能使用闪光灯给运动员拍照。 看击剑比赛 中国观众对于这项绅士运动相对比较陌生。在击剑比赛过程中,运动员总会根据对方的特点选择出剑、进攻的方式,这时观众不应发出助威声,以便运动员更好地思考和出招。待灯亮后,才可以鼓掌或者助威。 看田径比赛 在短跑项目鸣枪运动员起跑时,请保持安静;在跳跃项目运动员助跑前拍手时,可以按其节奏击掌;在观看马拉松比赛时,不要随便给运动员递水,也千万不要冲上去拥抱运动员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-9-27 9:03:53编辑过]
|